不送红包行吗
2018-05-25 17:05:00  来源:

   不知从啥时开始,结婚要送红包。一开始是50元,后来是100元,再后来是200元,现在涨到600元了,关系密切的,要1000元、2000元。有一次,我一个要好的朋友结婚,我送了他一幅画,虽不是名人画的,但我觉得表达了我的祝福。但妻子提醒,画是画,还得包个红包。这是啥规矩,结婚非得要送红包!后来,看病人要送红包,乔迁之喜要送红包,孩子满月也要送红包。一段时间,听着红包我就头疼。

  可能上了岁数,我很怀念不送红包的从前,我很怀念简单而又朴素的人际关系。

  我有一套普通的陶瓷餐具,用了28年。我对这套餐具有着特殊感情。这是大学同学明山、凤霞夫妇在我结婚时送的。去年同学相聚,我问明山,还记得你给我的结婚礼物吗?明山笑着说,早都忘了。但我没忘,妻子也没忘。妻子说,什么时候用这些盘碗,就想起你们来。

  面对老同学,细数我的家珍:一大盘,八中盘,八小碟,八小碗,八小汤匙,一大汤碗,一大汤匙……明山同学哈哈笑着说,那时又没有多少钱,有钱该送更好的。

  那时,我们大学毕业的月工资是50多块钱,这套餐具差不多花去明山同学半月的工资。妻子当时调工作还没有着落,工资停发,我是寅吃卯粮,每月都要提前到单位财务科长那里借钱。但是妻子把这套餐具摆在我们婚房(一间15平方米的单身宿舍)最显眼的位置,几乎每天都要擦拭。

  我们家和这套餐具的关系可以说是经过考验的。我搬过六次家,换过好几次家具,但这套餐具始终陪伴着我们。可以说,这套餐具盛过了我家28年的菜肴。无论是凉拌,还是清炒;无论是萝卜白菜,还是海参鲍鱼,它都尽职尽责。它成了我家的一部分。后来,一次搬家,我不小心竟然失手砸了一个中盘,被妻子数落了半天。此后,再没损坏过。

  如果当时明山同学给我一个200块钱的红包,我大概早没有什么感觉了。那钱早不知花到哪里去了。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这套餐具填补了我家的一个空白,以后也有朋友送餐具的,色泽、质地当然都要比明山同学这套高,但是,我一点感觉也没有,就扔在储藏室里,一任放餐具的箱子上落满了灰尘。妻子说,总觉得用惯了那套餐具顺眼,没有那些复杂的装饰,普普通通。

  现在参加婚礼,再送餐具或者什么东西,人家会觉得你老土,觉得你古怪。但参加结婚仪式,仅仅是去喝顿喜酒而已,印象一点都不深刻。

  都说钱能通神,什么都能买到,但是真正的友谊能买到吗?真正的友谊,那种经历过患难的友谊,是永远买不到的,因为刻骨铭心。带有功利性的交换,多是浅的、浮的,一碰就碎的。人情,真的薄如纸(币)吗?

  每个家庭都有家珍,我的家珍就是那套餐具。家珍,自当珍惜。有家珍,而不知珍惜,一个人的心灵就枯竭了,就苍白了,就不滋润了。盯着这套普普通通、色泽圆润的餐具,我的家珍,看起来相当舒服。

  记得结婚那年冬天,下了场小雪,屋内生着温暖的火炉,我和朋友围炉喝酒,有点醉意,拿出两个碗,轻轻一敲,如闻天籁,把餐具整体摆起来端详,更觉得是最美的摆设……

  遥想这套餐具从山东博山的某一个地方开始制作,到烧窑,到出厂,然后抵达潍坊,到明山同学手里,再转给我,我又从潍坊带到济南,它几乎完好无损。这难道不是缘分吗?

  人找餐具,餐具也在找人。同学情谊,是不掺杂质的。

  什么时候可以不送红包呢?

  我这人很没志气,说归说,朋友结婚,朋友的子女结婚,我还是随大流,包个红包,如今更方便了,手机红包,指头一摁,就出去了,一点感觉都没有。唉!

  编辑:张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