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周很“周到”
2017-12-13 17:48:00  来源:

     “老周,这个盛饭的碗破了一块边了,你快来看看,容易刮伤嘴皮子。”11月13日的中午,老周听到小谢的呼声,赶紧放下筷子,抹了抹嘴巴,小跑着来到小谢身边,眯起他原本就不大的眼睛,大拇指尖小心地沿着碗边划过,直到触到了缺角的地方才停下。随后,他赶紧把破碗收了起来,又从储物柜里拿出一个新碗递给小谢。

  老周是丹阳市检察院行装科科员、转业17年的军转干部周成平,他身板不大,一米六出头的身材,顶多也就120斤。平日里不怎么说话,也很少在科长面前转悠,每天骑个电驴,上班来的很早,下班回的很晚,从食堂到办公楼,厨里厨外、楼上楼下,两点一线,忙得不亦乐乎。  

  1985年,19岁的他在西安入伍成为了一名航校战士,从事战斗机修理工作。1990年得到组织认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说,入党对他来说就像是入伍时的戴大红花一样开心,从此干事业更有劲了。在那个时代,一架战斗机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必须精确到极致,来不得半点儿马虎,一个微乎其微的失误就会危及飞行员的生命。 在部队的15年里,他经手加工、修整的各类零件加起来足足有300余件,没有任何一件出过故障。说到这里,不怎么开口的老周嘴角微微上扬,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00年,老周转业到丹阳市检察院,分配到后勤部门,做的还是“老三样”:修修补补理理。老周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动手能力极强,院里谁的办公室门把手坏了、桌椅歪了、灯不亮了、锁打不开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老周。 记得2016年10月份的一天中午,连日的暴雨让院里的天花墙板成了落汤鸡,还不停地往地面滴水。木工师傅来修理,新的墙板无法从电梯运上去,老周便二话不说,卷起袖子,一前一后,吆喝着一步步从一楼楼梯抬到十楼,再协助木工师傅敲敲打打把墙板整好,一直忙到下午1点,才去食堂就了几口早已发凉的饭菜。   

  “当家方知油米贵啊”,转业后,后勤上的每一笔开支,他都精打细算,也会像买菜大妈一样价比价。院里小便池的感应器坏了,他就找年轻的小伙子们在淘宝上找同款,再骑个电驴到建材市场“砍价”,最终省了七八百元。秋冬的下午6点钟下班后,天气早已摸黑,他总是还要每个楼层看看灯关了没、自来水龙头还滴不滴水、窗户拉紧了没有...,就这样,在后勤岗位上,年复一年。今年,老周已经51岁了,他说还要一直干到退休,歇下来会觉得不自在。  

  这几年院里来的年轻干警闲暇时都喜欢跑到老周那里,向他请教修补的手艺活儿,觉得这是新时代青年人居家过日子的必备技巧。年长的老同志们也喜欢和老周点上一支烟,唠唠嗑,研究研究哪儿的菜更新鲜,哪里的日用品更实惠。大伙儿都觉得老周是个“周到师傅”。  

在即将结束采访时,老周还嘻嘻地让我“帮个忙”,他女儿去年幼师毕业后考进幼儿园当老师了,也到了谈对象的年纪,让我们这些小年轻多关注关注身边的小伙子。言语间,透露着满满的幸福感。
  编辑:张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