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王常生带队督办“一号议案”
2018-12-24 08:59:00  来源:镇江人大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们带着人民的期望与重托,提出了一份份汇聚民意的建议。现撷取部分精彩议案和建议,与读者一同分享。

  《关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工业绿色转型的议案》(市人大代表、镇江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张炳良)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出项目准入的“负面清单”,加大“一湖九河”的整治力度,开展东部和西南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关闭小化工企业累计达347家,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4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556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7.961%,高于全省降幅2个百分点。2014年我市节能工作在省政府组织的考核中综合得分首次进入全省前三名,顺利入选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为“十三五”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高耗能、高占比的重化工业结构尚待改善。虽然我市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工整治力度很大,但2014年我市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占应税销售比重仍然达到55.8%,仅化工行业增加值就占工业增加值的16%左右。由于我市属电力能源输出型城市,给降低排放强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能源消耗方面,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超过8成,仅火力发电就占全市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50%以上。

  二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影响企业绿色改造积极性。目前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需求不振且短时间内难有明显改善,工业产品“量价齐跌”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企业投资欲望降低,进行绿色改造的意愿不高。

  三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现行的考核、激励机制中绿色发展的地位还需要加强,绿色发展的指标权重还需要提高。约束性指标体系不完善,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还没完全建立,能源消费总量还没有列入经济社会考核目标体系。市场在资源产权配置中的作用还未完全体现,顶层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不健全。

  四是工业节能减排的空间逐步收窄。从企业来看,绝大部分高能耗企业已运用成熟技术进行了节能改造,继续进行节能改造的空间收窄。从全市来看,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已处于较低水平,继续下降的难度很大。在减排方面,随着污水处理厂、脱硫脱硝等重点减排工程的完成,未来进一步削减的潜力有限。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组织领导。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在对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的考核中,将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相关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二是构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可持续模式。强化绿色招商,积极引入“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少、附加值高”的优质绿色企业,调优我市产业结构。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壮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

  三是创新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市场化推进机制。实行资源强度和资源总量双控制度,建立“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增加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内生动力。探索设立工业绿色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发展市场。促进金融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打造节能服务产业链。引入第三方污染治理新模式,培育环境治理服务市场。

  四是严格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约束机制。完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严格实行“四个一律”。严格实行固定资产项目综合评估和审查,强化绿色化准入约束,从源头控制能耗,减少排放。强化空间开发格局政策保障,在各功能区执行差异化的土地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建立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市、区(县)节能监察机构建设。

  五是加大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性支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推动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信贷”,不断壮大“经信贷”、“节能贷”规模,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提供金融支持。政府在安排专项财政扶持资金中,要加大对该类项目的扶持力度。

  《关于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类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市人大代表、镇江市诚翔电器有限公司朱立荣)

  近年来,我市制造类中小企业与全国各类企业一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生存发展艰难。由于我市几十年来对企业的投入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再加上自身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冲击,30%的中小企业到了几乎关停的地步。对于企业来说,出路在哪里?产品怎么提升?转型怎么转?员工的三金如何保证?积极性怎么调动?对于政府来讲,社会就业的压力、税收的收缴、地方社会的稳定等等如何去坚持和保证,都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所交纳的税收与解决的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均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支撑经济社会稳固发展的基石。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建议政府拿出真正的实招加大对制造类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精神支持。面对危机,企业感到迷茫,失去了原先创业的劲头,消极观望和等待,缺乏自救的勇气。我建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和落实领导挂钩企业联系制度,主动到企业了解情况,分析和研究所存在的困难问题,帮助企业寻求和采取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科学性的应对措施。同时宣讲党和政府的救市政策,送去温暖,化解压力,激励中小企业重树镇江人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坚定信心,发奋抗击,战胜危机,走出困境。

  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近几年形成的各项扶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本着“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的原则,加大降息、减税、减费等让利扶持力度,并对中小企业有所倾斜,让中小企业直接受益。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引导中小企业重整重组,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增强创新和研发能力,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增加中小企业信贷额度,适当放宽贷款抵押担保条件,大力支持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短缺的困难问题。发挥协调处理矛盾和纠纷职能的真正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债权债务纠纷,促使资金良性循环。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组团参加各种产品博览会、展示会和贸易洽谈会,发挥政府搭建平台、牵线搭桥的作用。

  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环境支持。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谋企业之所谋,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建立和健全政务体系、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协调与服务功能,营造有序竞争、和谐发展的宽松环境。

  《关于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议》(市人大代表、镇江金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徐益生)

  按照国家要求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我市将用3年时间,于2017年底前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标。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市金山湖路、康湾小区、虹桥港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建成并初显成效,体现出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排水防涝、改善水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但在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分社会主体认识不够、标准规范不完善、项目资金短缺、工程进展缓慢及工程质量不尽人意等问题。为切实做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完成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可示范、可复制的样板。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争取各方支持。在全市范围,特别是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知识宣传,提升对海绵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的共识和合力。逐步建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和奖补机制,提高社会主体建设积极性,争取社会公众支持和参与。

  二是制定规范,完善制度体系。政府要结合住建部制定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从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尽快编制出台指导性强、操作性强的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为各责任主体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供统一标准,避免因建设要求和标准不统一造成工程质量缺陷或返工。

  三是多方筹集,保障建设资金。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多,投资大。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保障资金需求。首先要确保中央财政补助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积极争取补助资金奖励。其次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列入年度城建重点项目,予以保障。最后要加强项目融资,加大金融机构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四是加强管控,提高建设质量。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立项审批、规划审批、环评审批、土地审批、施工图审查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和要求在新、改、扩建项目中得到落实。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减少施工扰民,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

  《关于加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的建议》(市人大代表、原镇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史良雨)

  蔬菜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菜篮子”工程一直是市长负责制下的一项民生工程。目前,我市现有常年菜地20.38万亩,其中规模以上蔬菜基地面积达到9.6万亩。据统计,2014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4.55万亩,蔬菜总产量124.59万吨,总产值达到41.15亿元,蔬菜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近年来,我市克服各种困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蔬菜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占补平衡(省政府要求按“占1亩补1.5亩”进行调整)。截止目前,市区已建设保供菜地3万亩,其中高标准菜地1.1万亩;建设各类设施面积1.4万亩,其中钢管大棚0.9万亩、连栋大棚410亩、高架防虫网1100亩。年上市量10万吨,上市品种50多种。现在市区人均拥有菜地面积3厘,蔬菜生产自给率40%左右。但在“菜篮子”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新种植区域生产技术水平急需提高。随着城市化进程,产地由原来郊区向农区转移,由原来近郊向中远郊发展。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主体结构呈现老龄化、兼业化趋势。新的蔬菜生产区种植户生产技术欠缺,经营管理能力不高,市场信息不对称。规模生产基地缺乏熟练人手,基层农技队伍一时难以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是蔬菜保供生产的所需基础设施条件薄弱,“两缺”期间菜价波动仍然较大。由于夏季持续高温和冬季连续严寒,客观存在的诸多不利自然条件,直接影响到蔬菜生长。因此“伏缺”和“冬缺”期间,地产蔬菜产量明显下降,蔬菜上市量受到影响。加之近年来灾害性天气频发,生产波动性和市场需求均衡性矛盾较为突出,造成市场菜价不稳,尤其是叶菜价格波动更大。

  三是质量安全监管有难度。蔬菜生产不仅需要产量稳定,更需要质量安全保证。但由于现有的生产方式,与消费安全要求之间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给质量监管带来难度,标准化生产覆盖率有待提高,投入品使用监管难度大。田头快速检测无法全覆盖,难以真正实现地产蔬菜的产地准出,给蔬菜安全带来一定隐患。

  四是产业化程度未适应市场发展需要。蔬菜产业链条不长,精深加工能力差。蔬菜的核心产业、配套产业发展不够,蔬菜预冷、贮藏、保鲜、脱水、包装、配送等商品化处理滞后,品牌塑造力度不足。市场和冷链物流建设落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它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既关乎市民的餐桌安全,也关乎着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针对2016年度没有将市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专项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必然影响新常态下“菜篮子”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更好贯彻国务院加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要求,以及2013年省政府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要求,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将2016年市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计划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继续保持“菜篮子”有关政策的连续性。由于镇江市区2013—2017年“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实施尚未结束,省政府规定的建设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的各项任务都在推进中,以及提高市区蔬菜的设施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本地菜的市场自给率都需要一定的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同时,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项工作必须做到开好头,起好步,“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工作也是这样。

  二是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议全市各级财政要安排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配套、生产加工机械购置、“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应用等环节。市级高效设施农业等相关项目资金,要向蔬菜生产基地倾斜,加大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蔬菜基地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是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的补贴政策。在夏缺、冬缺时期选择适宜的绿叶菜品种,对规模50亩以上的农户实行补贴,可以有效地保护菜农种菜积极性。

  四是建议设立蔬菜发展风险基金,探索将政策性商业保险引入蔬菜生产和销售领域。有效地保护市区菜农种菜积极性。

  编辑:张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