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2+、200+、1200+”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记丹徒区检察院王运喜
2021-01-28 16:11:00  来源:清廉镇江

    王运喜,现为丹徒区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2017年12月他从部队转业进入检察机关工作。“2+”,是他踏入新闻宣传工作队伍这个行列的年份;“200+”,是他在各级媒体上刊发稿件的数量;“1200+”,是他深入基层一线拍摄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数字。这一组数字,既见证了他从一名军人转身为检察新闻工作者的成长轨迹,也彰显了人民检察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的独特贡献。

    从“门外汉”变“行内人”

    “检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宣传人不能简单地当好‘传声筒’, 也必须懂法律、熟业务,要用热乎乎、接地气的群众语言把检察故事讲出去,这样检察新闻报道才有思想、有温度、有价值。”可王运喜不是正经的法律专业毕业,也没学过新闻学。为了能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他抓紧一切时间恶补专业知识,《刑法》《民法》等书籍一本本地学,听不懂的专业名词一遍遍查,看不懂的法律条文一遍遍看,弄不清的问题疑惑一个个请教。两年来,他整理出的工作资料就有30余册500余万字,塞满了办公室的整个柜子。这也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检察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内人”。

    “做新闻宣传工作,不但‘身入’,还要‘心入’。”这是他在工作记录本扉页上写的一句话。两年多来,他几乎跑遍了全区所有的乡镇,并摸索出了“勤动脑、勤动眼、勤动手、勤动腿”的新闻宣传“四勤”工作法。

    为了获得鲜活的素材,他常常与办案检察官同步同行。2019年7月份的一天,他跟随案件承办人对一起涉嫌环境污染案件进行调查取证。来到现场才发现,唯一进出的小路也被齐腰深的杂草封着。他就一步一步试着往前挪,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排污现场,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长满杂草的水塘。为了找到更好的拍摄角度,他就想着再往池塘里面走走。“慢着,小心有淤泥,可能很深!”同事的一声呼喊,让他赶快停了下来。随后找来一根近2米的竹竿一探,竟全部没入还没到底,大家都被吓出一身冷汗。

    2019年8月,此案例在丹徒检察院“为发展服务、为人民司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赢得了与会媒体的一致好评。2020年5月,该案入选长三角地区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一批典型案例。成功的背后有辛劳、有危险,更有他对检察新闻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在他看来,检察宣传不单是用法言法语表述案件,更重要的是要把法律意识、法治思想精准传递给每一位受众。

杨某某等25人恶势力集团案系江苏省扫黑办首批挂牌督办涉黑恶案件,曾引发社会极大关注。在案件办结后,他连夜赶稿,这也让承办检察官朱永权至今难忘,“特别意外,晚上11点还打电话给我询问案件细节,他想争取最快时间发出去,让更多人第一时间了解案件情况,真的很拼!”朱永权叹道。该案先后被《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专题报道,并从全国114件案件中脱颖而出,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典型案例。

    检察宣传是展示检察工作的“窗口”和“门户”,通过“走心”的工作实践把一个个案例转变为法治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年来,他还相继采写了《“药王”和他的制药秘密》《抢救古树 留住乡愁》《检察来“帮盲”》《环境污染举报人为何成为被举报人》等10余篇典型案例宣传,不少稿件阅读量超过10万,赢得了社会群众对检察机关担当作为的肯定和点赞。

    如今,他已经是院里大案要案必备的“随案记者”,每当有价值的线索,他都会全程参与,通过一篇篇“冒热气”的报道和一个个鲜活的检察故事,向社会传递法治力量和检察温度。

    勇气来源于职业信仰的坚守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人民集体居家隔离,王运喜也不例外。当看到区机关党建工作群里发布的一条志愿者的“招募令”:上党高速入口交通卡口检疫工作人手短缺,现急需招募志愿者!他没加考虑就回复了信息并填写了《志愿者报名表》。“今晚我要去单位值班”,2月7日晚11点,他接到任务通知临走前向休息的家人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询问情况、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不知不觉他已工作到第二天上午的8点。

    在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的同时,他还用手中的笔,将看到的、听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写了下来。“有你有我,众志成城,这场战‘疫’我们必胜!”,30余篇稿件,犹如30多股暖流涌向社会。今年2月份,他被丹徒区文明办表彰为“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检察新闻宣传工作者,我要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新时代检察事业紧密相连,让公平正义落实到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在日前的一次组织生活会上,王运喜说道。

  编辑:王聪